網頁

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

勇者瑜伽身障瑜伽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週五精修班老師-呂怡慧老師:







勇者瑜伽身障瑜伽
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週五精修班老師-呂怡慧老師:

勇者瑜伽服務協會理事,身障瑜伽老師(2005-)

資歷:阿南達瑪迦師資班結業、喜悅之路協會勝王瑜珈教師檢覈通過

從事美術、瑜伽教學和社會工作逾十年。
中華勇者瑜伽服務協會特殊兒童親子瑜伽講師
螢火蟲生活推廣中心,心路基金會特殊兒童瑜伽,曾任教於阿南達瑪迦等幼稚園,印度瑜伽研習,澳洲兒童瑜伽研習,2007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初階特殊兒童瑜伽研習講師。

【一輩子的承諾和堅持】呂怡慧
筋骨像鋼筋、柔軟如木板、身體像鋼板
在一個偶然的因緣下,二姊帶我進入“阿南達瑪迦”學瑜伽,這個機緣卻成了一輩子的承諾和堅持。
初學瑜伽只是為了“動一動”,就如同一般人,也經歷了筋骨像鋼筋、柔軟如木板、身體像鋼皮的階段,對和自己緊緊相繫的“身體”是如此地“陌生”和“沒覺察”。
幸好“阿南達瑪迦”所傳授的瑜伽是整體性的,除了“體位法”外,還有飲食如素食、斷食、半浴、自然療法、靜坐、、、還有“社會進步利用論”、“新人道教育”、、、一系列的服務工作;不同於一般對瑜伽的概念,只是停留在所謂的“拉筋、劈腿”及高難度的動作(18年前社會上80%的人依然持有這樣的概念)。上完課後不是全身筋骨酸痛,而是內心的“平靜、喜悅、詳和和接納”。
一切和想像的完全不同,也許當年沒有被“特殊瑜伽老師”給嚇到,心想從小到大的硬骨頭,居然能做瑜伽,那就慢慢來,不要有太大的壓力。
印度之行──規律、穏定、持之以恆
多年以後,我和兩位朋友結伴到印度,其中有位英文很好的兄弟幫忙找了一位“出家的DaDa”安排了一星期密集的訓練課程,每天早上4:45起床Kiirtan、靜坐,早上3堂課,下午4堂課,每人每天都要做“服務”工作;協助烹飪、打掃、採買、、、記錄自己的行為規範。
那裏的環境,就如同童話般的人間天境,居住在雪山下的小房子、面對冰雪覆蓋的雪山,屋前有小溪流,森林小徑,大牛帶小牛安詳的散步。
夜晚來臨時天空總是繁星閃爍,更可看到帶狀的雲河,自己種菜、養花、織布,鄰居熱情卻害羞,在那裏只有“電灯”和“水”;其他一切都沒有、沒車、沒電話、沒電視、沒冰箱、、、也沒熱水,但是那濃濃的人情和單純的環境與大都會生活截然不同。
到印度後,“瑜伽、吃素、靜坐、斷食、、、”一切變地如此渾然天成,就像呼吸一樣自然,每天規律的行程,什麼時間,什麼地點,做什麼事,就連吃的每一餐都一樣固定“食物”。
一段時間後,身心靈很明顯的轉變,慾望少了,需求少了,身體越來越輕鬆,頭腦更清晰。奇妙的事發生了;從前做不到的“瑜伽動作”完全OK了;這裡上瑜伽課沒有所謂的“拉筋、暖身”;卻花了70%的時間在做“自我規範”的工作;
出家老師說:整個宇宙都是循著一定的規範在運行,只有“人”才會出差錯,把生活搞亂、心緒亂飛、慾望無盡、、、這樣的“心”和“行”如何做瑜伽呢?如何“靜心”呢?至少“規律、穩定、持之以恆”是第一步。
在印度上課的那段時光,深刻體會到“整體的生命”,所被要求的不止“體位法”的動作;“心性的鍛鍊”更是重要,從“飲食習慣、生活作習、待人接物”中要求。
瑜伽是減法;每次鍛鍊就少一點慾望,直到“人到無求品自高”,內在無染,自然心如明鏡。

學生是你最好的老師-教學心得篇
教學就像創作;只是教學的創作是“團隊”性的,而每一位參與課程的人員就如同基本元素。
尤其是當我開始從事“特殊瑜伽”的教學後,所運用的教學技巧,有80%都是從藝術的概念下形成的;不同的是以前創作是平面的,大部份是“個人”性的過程,可是教學後,這項創作成了“有空間、有人、有協調、變化”,而且是不同組合創作出不同效果!是一種動態的集體創作!
“特殊瑜伽”最困難的部份在於“創意”;但這也是最刺激和好玩的部份。不論是“肢障瑜伽”、“智障瑜伽”、“特殊兒童瑜伽”乃至“暴力家庭的親子瑜伽”,這一切需要的不再是“單向專業”,需要許多的“另類思考”;放下當一位“老師”的身段,讓自己歸零,從心去體會,最後會發現你的學生,就是你最好的老師。
正的成長往往是從“教學”開始,因為學生是活的,千百萬種,你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樣的孩子及學員,有時老師的角色要不斷的變化,時而像媽媽、時而像朋友、時而像研究者、時而是嚴厲的扮演者。每次的課程都是一項未知數;每一堂的互動中,總會有令人驚奇的發現和探險。
像小草一樣的謙卑;像大樹一樣的強壯
像小草一樣的謙卑與接納,和學生互動、了解、傾聽、閱讀。
像大樹一樣的強壯與堅定,讓自己可以成為學生的庇護者和依靠者。
這是雪莉.雪莉.阿南慕提所給予的忠告。

沒有留言: